阿尔都塞:在废墟上的最后独白希望重新复兴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人或是人的解放视为历史的目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样的目的论便走向了破产。一直以来,物化-解放仿佛就被认定为一个必然的逻辑链条。就比如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里隐晦地表达了将人的解放视为历史的目的。而他所追溯到的根据显然就是《1844年手稿》中所强调的“人的本质的复归”。
在五月风暴前盛行一时的存在主义敏锐地抓住了目的论的逻辑问题。人通过选择定义自己,在无目的的世界中反抗荒谬亦或是投入社会实践来赋予自身意义,这个意义不被先验地预设。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一定要坚持某种历史决定论,那么它和讲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然而,如此这般把自由行动无限抬高的存在主义,已经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无论是梅洛-庞蒂还是萨特都逐渐认识到这点。梅洛-庞蒂开始引入结构概念来调和主体与结构。遗憾的是,当萨特晚年转向马克思主义(《辩证理性批判》)时,他试图将存在主义嫁接到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是人学的空场”)的努力,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存在主义的本体论根基。
1960年和1961年,加缪和梅洛- ...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唯物主义发展到马克思,成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二字区分开来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曾称呼自己的哲学为人本学,对于马克思而言,实践唯物主义应当是一种更具革命性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旧的唯物主义由于消解了人的能动性,就无法 ...
中流学社博客网站公告我们致力于熔铸思想之剑,照亮实践之路。我们相信,哲学绝非书斋中的玄思,而是源于生活、指向变革的精神利剑。诚如马克思箴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审视的不仅是哲学,更是整个时代、整个世界。只要你心系全人类,中流学社就是你实践起航的港湾。加入我们,让思考的力量从校园出发,照亮更广阔的人类前路!
1中流学社欢迎各位同仁加入!
中流学社发展历程2025年7月7日,鄞州中学哲学研究院成立
2025年7月18日,鄞州中学哲学研究院(中流学社)官网建立
2025年7月26日,鄞州中学哲学研究院(宁波市中学生哲学论坛)更名为中流学社
